29+1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 5月 15, 2017 相信很多香港中女很有共鳴的電影。撇開七十後的集體回憶,大多數女性在踏入三字頭前,總是覺得這是人生的一個關口。三十歲,從青春少艾步入成熟女人。無論在事業、愛情、家庭等各方面,總覺得是一個中期總結,也是一個新開始,就像電影所說的「土星週期」。因此,即使是八十後、九十後的女生,無論你生於什麼年代,亦會有共鳴。因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會成長。本片是獨角戲改編。筆者覺得改編得十分成功。選角恰當,周秀娜和鄭欣宜也將各自角色的氣質性格演好。至於其他配角綠業,更是畫龍點睛,令這部電影更豐富。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評級制 Rating System - 7月 14, 2014 很懷念以前會考的評級制: ABCDE ,中文則是甲乙丙丁戊,更古雅的說法是優良常可劣。現在 12345 ,還有疑似擦鞋的 5** 。掉那星!沒十優,換來十個五,玩十五二十定大話骰咩!而且此制不與國際接軌。 閱讀更多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Crying Out Love In The Centre Of The World - 2月 24, 2006 深深思念一個人 我們都活在世界中心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因。 《詩經》(唐風 .葛生 ) 《Touch》和《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有很多共同的主題: 青春、初戀、純愛、生死...... 背景都是80年代。 因此在《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就出現了80年代的潮物(Sony亦因此起家的) - 隨身聽(Walkman)。 男女主角用隨身聽傳情,交換有聲情書,既真摯浪漫,又含蓄動人。 80年代也是給人這種感覺,是個黃金年代,潮流文化都創意無限,一切在急速發展,但又人情未失。那時未有互聯網,未有手機,仍未被電腦完全洗禮,沒有電腦還可以過日子。 電影版的森山未來和電視版的山田孝之都能把朔太郎的傻憨深情演繹出來,山田孝之尤其突出。女主角的長澤正美和綾瀨遙都青春可愛。 當然在感情的鋪排就以電視版佔優。絕症愛情的主題久不久便有人翻新重拍,之所以歷久常新,而又令讀者,令觀眾動容落淚,全在於細節的描寫,讓觀眾投入到男女主角相愛的歷程裡 - 從朔太郎替冒雨替讀悼詞的阿紀打傘,阿紀因而愛上他,到朔太郎對阿紀在意、追求、告白,感情未穩的妒忌、不安、患得患失,再到心意互通,共歷生死,電視版都拍得很細緻感人,難得的是還有祖父戀情的對照,以及友情描寫的點綴,電視版的故事就更加豐富而又不會喧賓奪主。 日本片不會太煽情,不會像韓國片那樣要催人淚下,雖然悲傷,但哀而不怨。 無論是電影版或電視版,朔太郎都有新戀人。電影版和電視版的新戀人設定雖然不同,但朔太郎是幸福的。兩人都能包容朔太郎有一段悲傷過去。電影版的律子小時候已跟阿紀有一段奇妙的緣份,也完全了解阿紀和朔太郎那段傷痛的戀愛。電視版的小林明希也曾經滄海。新戀人陪朔太郎向前走,從阿紀的死畢業,圓了阿紀心願,把骨灰灑在世界中心上,阿紀會永遠留在他心中,但他也要帶給別人新的幸福了。因此,我覺得這個故事是圓滿的。 有趣的是,70年代飾演《赤的疑惑》等絕症電視劇的三浦友和,在《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這部廿一世紀的絕症電視劇演阿紀父親,真是歲月不饒人。 閱讀更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