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包含「漫畫」標籤的文章

我的第一本同人誌 My First Dōjinshi

圖片
看了《初戀無限 JAM 》 (Sing Street) ,就想起自己在中學時代曾和師妹一起創作出版同人誌《同方 TOUGH 》。這個取名意思是志趣的方向相同, TOUGH 就代表這班小妮子堅毅倔強的態度。當年動機真的很單純,不像電影般為了結織異性而組樂隊,只是由於喜歡動漫畫的熱誠,因此大家合力製作一本同人誌,希望有更多人欣賞喜歡動漫畫。當年電腦還未普及,連倚天也未懂用,我還是用手抄稿,真的土法製作。但此同人誌內容豐富,有原創漫畫、四格漫畫、翻譯日本漫畫,我也參與創作一篇短篇小說,另外還有一個專欄叫「不完美的結局」,我和另一作者各自改寫某漫畫的結局,算是二次創作吧。

KANO

圖片
昨晚看完《KANO》,很久沒看這麼熱血的電影,而完場是有觀眾拍掌的。 最後甲之園決賽卻讓我想起《Slam Dunk》湘北對山王工業一戰,回家真想播《Touch》的主題曲聽。對啊,八 、 九十年代的日本動畫是那麼熱血,那麼扣人心弦,那麼激動人心。想必和國力掛勾。當年是日本經濟的黃金時代,一切是充滿朝氣的。 電影背景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主線講述嘉義農林棒球隊 (嘉義 = KANO)這隊由日本人 、 漢人和原住民組成的雞尾酒球隊,在魔鬼教練充分發揮各種族所長,加上全隊共同熱愛棒球之心下,如何打入甲子園。副線則寫嘉義大圳的興建。棒球和大圳,前者令台灣名揚天下,後者則裨益寶島水利和農業發展。那是台灣日治時期的美好年代。近年香港赤化嚴重,很多香港人都懷念英治時期,那如果有人拍香港的老好日子,會是麥理浩建公屋的時代?代表運動當然是足球吧?曾幾何時,香港的足運是何等興盛 … … KANO棒球隊這個三民族組成的 雞尾酒球隊,起初都被人看不起 。但他們永不言敗,全力奮戰,終贏得民眾的支持,甚至連嘲諷他們的人和勁敵都敬重他們,球隊也 博得「英雄戰場天下嘉農」的美譽。   「不要只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拙網誌其中一篇 「永不投降 」 也提到: 香港人來自五湖四海,三山五嶽,有潮州佬、客家人、撈鬆、原居民、南亞裔、鬼佬鬼婆、竹升、南洋華僑,只要我們像電影中的 雞尾酒球隊 發揮各自所長,永不放棄,永不認輸,不和理非非,為自由勇武抗蝗抗共,我們才能維護港人的尊嚴,獲世人的尊重 。香港才能重光,重見天日!

支持日本東北復興之旅 –石卷篇 A Trip To Support Northeast Japan - Ishinomaki

圖片
遊完松島,便前往石卷市。 而今天終於確實體驗了地震對東北的受創。從松島海岸站乘火車,怎知坐了一兩個站火車就停了。下車問車站職員,他叫我返回松島海岸站再轉乘巴士到石卷。那一刻我才猛然發覺原來火車還未完全恢復正常。我實在太大安主義了,雖然拿了火車時刻表,也沒細看(其實時刻表有說明前往石卷市的部份路段因受地震破壞還未恢復要改乘巴士)。或者仙台和松島一切如常,也令我產生錯覺。 坐在轉乘巴士,在巴士上看到 3.11 大地震海嘯對這一帶的重創,房屋受損,頹垣敗瓦,鐵路路軌扭曲中斷。看到一間間損毀的房屋,想到住在裡面的家庭流離失所,家園盡毁,令人黯然。災後兩年,還未恢復正常,重建路漫漫。 這次遊日,行程主要是浸溫泉和欣賞風景,沒有打算購物。雖然我是動漫迷,也沒有刻意安排行程去逛動漫店。而前往石卷市,就是今次遊日唯一和特地為動漫畫這興趣而去的。相信大部分遊客來石卷市,原因都是為了來參觀位於這裡的石之森萬畫館。 石之森漫畫館為紀念石之森先生而設。石之森章太郎是著名漫畫家,是繼手塚治虫之後,產量最多的「漫畫之王」。名作有《幪面超人》 、 《改造人 009 》、《小露寶》等。 石卷市還是一片蕭條,人煙很少。 細心留意, 3.11 地震的傷痕 還是隨處可見 。 從石卷站前到中瀨公園的石之森萬畫館的主街道,沿途擺放石之森老師筆下角色的塑像,指引著你前往石之森萬畫館。 雖然早上吃了豐富的早餐,但由於先前交通的轉折,到石卷已是下午茶的時間,肚子也有點餓。在萬畫館附近發現臨時搭建的食店,便進內,叫了一客魚生飯定食。 石之森萬畫館 石之森萬畫館 是想像未來車站而建成的球體建築,常設展室展出已故的石之森老師的珍貴原畫。 館內也有石之森老師作品的相關模型和場景,也介紹了老師的創作歷程。此外,館內也有播放石卷市出身遠藤正明為故鄉石卷聲援而創作的歌曲,以及賑災慈善演唱會的片段。 可能是石之森老師在天之靈保佑,老師所有原畫都沒有受到海嘯損壞,實在是不幸中之大幸。 眾漫畫家和參觀者向石之森萬畫館畫畫打氣! 石卷人感謝日本全國各地民眾的支援 石卷車站 繪上電腦奇俠角色的漫畫...

夢想和現實 Dream & Reality

圖片
終於看了《爆漫》結局,真的很爆,也欣喜作者不拖,在20期結束(18期之前的兩三期倒有拖的感覺)。以下含有劇透: 首回與最終回的標題首尾呼應:夢想和現實。 就是告訴你,主角第一回看似天馬行空的夢想,彼此付出了20期的努力,最終都會實現。 我尤其喜歡19期主角(真城+亞豆)vs隱青亞豆粉絲,很大的對比。當只會躲在房間不務正業的隱青亞豆粉絲發覺自己的女神有意中人,就只會躲在網絡起底兼抹黑;相反,亞豆選擇在電台節目中承認和真城的純愛交往,面對粉絲那些尖銳問題(是否處女?有否接吻?)也坦誠告之。還未夠,最好波就是男主角真誠也打電話入節目,直認一切,兩位主角都認為自己光明正大,坦誠勇氣,也為夢想而努力,故能打動人心,扭轉外間的誤會。 (看看香港的政治,特首高官政客巧言令色,明明講大話還說什麼語言偽術,如果理直氣壯,為什麼不斬釘截鐵說”是”或”不是”。就像支持主角的漫畫家同行福田說,說謊是腐敗的大人所為。真城的責任編輯福部後來也反思,只是問改編動畫有沒有興趣,先想”有”還是”沒有”,為什麼想這麼多?) 另外,也喜歡美保公開甄選聲優那一節劇情,就是真金不怕熊爐火,還有如果有努力,有付出,有心有誠意,一定會打動別人,別人也感受到,這就是公道自在人心。 所以一個人成功和受歡迎,一定不是單純的運氣使然,所謂運氣也源於實力、努力和執行力,不是無緣無故的。真城和亞豆,24歲,一個是JUMP皇牌漫畫家(還替亡叔實行了遺願),駕著法拉利,迎接夢想心愛的新娘。一個是受歡迎的配音員。而那個抹黑他們的粉絲,也是同輩,就變了做躲在房間不務正業只懂網絡起底抺黑的隱青。這就是夢想和現實。

臼井儀人,安息 RIP Ushi Yoshihito

圖片
無論是《叮噹》(《多拉A夢》)還是《蠟筆小新》,這類漫畫有沒有結局也不重要,最重要是作者創作了有趣難忘的角色和故事,陪伴大家成長,成為讀者的集體記憶。作者雖然死去,但角色和作品卻長存,繼續陪伴讀者,帶給讀者歡笑。 謝謝及安息,臼井儀人老師!

活着的證明 Proof Of Life

「愛一個人是很困難的嗎?」 「...我覺得很困難... 因為愛一個人的同時會渴望被愛, 那就會傷害到對方或受到傷害。 不過, 愛一個人是活着的證明 。」 「能夠愛一個人是美好的... 可以證明自己活着、 證明自己活得有價值和意義。」 ~《夜王》15集 如何愛呢? 你有答案嗎?

神之水滴

圖片
《神之水滴》 原作:亞樹直 作畫:沖本秀 出版社:天下 《神之水滴》是一本我近期追看及愛看的漫畫。它的題材很特別:葡萄酒。對愛喝酒而對酒認識不多的我來說,實在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況且作者的表達手法很形象化,即使不懂喝葡萄酒的讀者,也看得津津有味,或許能引起他們品酒的興趣。 故事講述一名自小父親各種嚴格的接受品酒訓練,但卻一口葡萄酒也沒有喝過的青年神咲雫,要和父親的養子,一個新進品酒家遠峰一青,爭奪遺產的故事。神咲雫的父親是國際著名葡萄酒鑑賞家,擁有數以千萬元的酒藏,臨終前立下遺囑,要求兒子蒙瓶猜中12支由他死前挑選的葡萄酒,才能承繼家產,而其中一支最頂級的葡萄酒,被稱為「神之水滴」。 故事結構頗像《棋魂》,一個有先天優勢的主角如何努力追上經己超班的宿敵。一邊講他們的比拼,一邊講主角神咲雫的成長。而在神咲雫尋找十二門徒的過程中,不但勾起昔日他和父親一起時的記憶,也逐漸了解父親的心境,而且藉著葡萄酒,他也遇到和認識各式各樣的人,而這些人背後也各自有一個和葡萄酒有關的故事。 在第10期就有以下的對白: 「因為不同的邂逅,有的人生會為此而一生報廢,也有人的人生會變得豐盛。那些邂逅,有時會是人,有時是一本書,有時會是一支葡萄酒。幸福的邂逅,對於被喝的葡萄酒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十分同意這段說話。能讀到《神之水滴》,也是一種幸福的邂逅。

虛假的設定 Lame Excuses

「你試過在心中製造虛假的設定嗎?」 久米田康治,《妄想改造人改藏》23卷 第2話 擅長設定 明明想看美女侍應,每位顧客都顧左右而言他。例如: 「真好味!這裏的蘋果批堪稱一絕。沒錯,我是…為了食蘋果批而來的。」 「我完全沒留意到呢…我還以為是一般西餐廳,才跑進來的。」 「這是懲罰遊戲,無法子啦…」 「我來這種地方,是因為想了解顧客的階層啊。」 當人面對騎虎難下或尷尬的場面時,就會在心內製造虛假的設定。 創作架空的設定來自我安慰, 不過是透過自我麻醉而多少得到救贖的感覺而已。 旁人的眼光沒有改變,只是令自己好過一點而已。 放假時沒有約會,就說: 「大家都很忙。」 「都沒有義氣,重色輕友。有異性,沒人性」 「我喜歡獨自一人,一個人自由自在,很開心。」 虛假的設定是心靈的支柱! 否則,人就會因為無法抵禦周遭視自己如怪物的奇異眼光而死! 如果那個人心裏不製造一些虛假設定的話,就會無法忍受那份屈辱而崩潰! 無論身處何等羞恥、屈辱的情況下, 只要在內心製造出設定就沒問題了! 所以,坐了三年冷板凳但仍然是後補的投手這樣「設定」安慰自己: 「若非傷患纏身,我就能投球了…」 「如果手肘不痛的話,我早已經站在那塊投手板上了…」 明明沒拍過拖,沒人要的男生/女生,連女朋友/男朋友也未有,卻說: 「女人/男人的事,不沾上關係才矜貴啊!」 「那班女人麻煩死了,還是一班男子漢大丈夫一起玩比較輕鬆。」 「男人十居其九都是賤的,還是一班好姊妹一起玩比較快樂安心。」 「都是一班港女,我寧不做狗公,做孤家寡人,都不追女仔。」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所以我是一個好人。」 「女人不是愛好男人就是壞男人,我不好不壞,所以沒人要。」 那只是個假高台…假別墅,沒有事實依據的高台是不穩固的。 這些設定是否可以持續一世呢? 當你起床洗面照鏡時,清清楚楚望清自己, 你想欺騙自己多久呢?

醜女大翻身 200 Pounds Beauty

圖片
電影跟鈴木由美子的原著漫畫是兩回事,但在電影版和漫畫版,女主角全身大整容的最初出發點是為了男主角。她們都想得到意中人,得到幸福,而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自己,誓死達到目標。 「為了好好表達內心而改善外表。」世態是炎涼的。無論是電影版的漢娜,或是漫畫版的甘奈,在她們還是恐龍妹時,她們吃盡苦頭,飽受世人的歧視目光,甚至無視。但在她們抱歉的外表下,兩人的內心是美麗的。漢娜天生一把靚聲,而甘奈也賢良淑德,單看她們的性格言行,她們都是好女子.但這個世界就是以貌取人。我們也有句俗語: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人天性愛美,追求美麗,也受美麗吸引。世俗就是如此。別要偽善,撫心自問,誰不愛帥哥美女、型男索女?就算你有多大才華,內心有多美麗,就如電影中的變身前的漢娜一樣,只能做幕後代唱,為他人作嫁衣裳,甚至乎受人利用,被人欺騙。 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平等,想要獲得公平待遇,就要自己爭取。 其實,她們的大變身到最終都不是為了男人,而是為了自己。漢娜得到台前演唱的機會,她終於能在大眾面前一展她美妙而又充滿感情的歌喉,不讓自己的才華埋沒。而甘奈也得到愛情和幸福,和意中人終成眷屬。 而那位本來由漢娜代唱的美女歌星,為了做一個名副其實的歌手,也靠自己的力量,每日努力練習歌藝,最後也練了一副好歌喉,不再五音不全。 總之,要爭取自己想要的,要達到目的,就要努力,就要付出,不能妄想不勞而獲,也不能奢望一勞永逸。 她們的變身還需要無比的勇氣。漢娜說:「我傷口不會覺得痛,因我躺在手術床整容時,再大的痛楚我都經歷過。」 有些人卻給自己種種藉口,而不走出改變的第一步,不去釋放自己,解放自己,最後落得抱憾終身。在我眼中,他們是沒有勇氣的,沒guts。甚至以種種似是而非的藉口去掩飾自己的怯懦,這比承認自己安於現狀的更不堪。 其實變身並不是虛假,反而是讓真正的自己能好好表現。看到長得抱歉的人還說人家長得不俗,這才是欺騙,這才是虛偽,這才是偽善。

Touch

圖片
Touch 漫畫和動畫是我的All Times Favourite 之一,漫畫肯定是我五大喜愛漫畫之一。 看Touch,我發覺自己是多麼浪費青春,虛耗年華。我的人生因而改寫,從自閉的世界走出來,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愛做的事。 Touch於我有一個情意結,而且也耐看。當年Touch 和 Orange Road 把我從無線的慣性收視拉出來,我對這兩部青春作目眩神迷。那時也是我對動漫畫最「發燒」的時期。但後來,經過時間的沉澱,發覺 Orange Road只是一杯外表很可愛漂亮的雪糕芭菲,而Touch則像一杯上佳濃茶,於齒頰留香,久不久讓人回味。 友人曾說過,安達充的漫畫就像是白米飯一樣,平平淡淡,但不吃的話,又懷念它,發覺沒有它不行。 從未拍過真人版的Touch,如今推出真人電影版,沒抱太大期望,結果OK,但不會叫擁躉或現今的年輕觀眾興奮。當然不可以要求26本漫畫、101集TV動畫濃縮於短短兩小時的電影內,就算當年動畫電影版也分為3集。我覺得這個真人電影版已把原作的重心剪裁到短短二小時的電影裡,也重現了不少名場面,勾起一眾粉絲的昔日回憶。當然,如果拍電視劇的話,會更好,那就可以多描寫達也、和也和南南三人那微妙的青梅竹馬的感情,而且連西村、魔鬼教練柏葉英二郎等人物也可以補完了。 選角方面,孝太郎和Punch瘦身了,但感覺不錯孝太郎和Punch瘦身了,但感覺不錯。原田型了很多,長澤正美的南很「卡哇伊」(可愛),完全是青春美少女,切合「鄰家女孩」的形象。兩個男主角不想多說,演技幼嫩,很多內心戲很表面,如果給《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時期的山田孝之、柳樂優彌等新生代演技派演員來演,電影會更好看。 其實原作有很多情節要慢慢感受,感情也是慢慢滲的。當年連不懂棒球的我,看了動畫才漸漸懂得什麼甲子園、三振、好球、全疊打等棒球術語。 我不會要求短短二小時的電影把原著所有情感放進去,導演的節奏已做得不錯,尤其動畫TV版的主題曲在適當時候插入,我等死忠擁躉為之精神一振,最敗筆是片尾歌那歌手的雞仔聲,不堪入耳,新不如舊,求其選一首動畫版片尾歌都比此歌好(不過當年任何一部動畫的主題曲/插曲都很動聽,一如八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那當然,Touch動畫大部分的動畫歌都由芹澤廣明作曲。不知芹澤廣明是誰?你有沒有聽過譚詠麟的《朋友...

愛上接觸

圖片
似乎不論什麼時候 我的旁邊總會有你 「上杉達也愛上南南了,比誰都愛。」 「再說一次。」 「十年後我會再說。」 「十年才說一次?」 「嗯。」 「真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