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電影節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KIFF

一年一度的影痴盛事 - 香港國際電影節開鑼了,而且今年是電影節的而立之年。

關於我和電影節,很多朋友會有兩大錯覺:

錯覺1:以為我會買影癡通行證
雖然我很愛看電影,但每年電影節播映的電影超過三百多部,就算我請大假也不能全部觀賞,相信沒有影癡能完成這偉大壯舉。實際上,我每年看的電影節電影都不超過十部。

錯覺2:我很早就開始看電影節
雖然我在中六開始定期看電影,很多人也會以為我很早就開始(至少從大學開始)趕電影節,但其實我是從一九九八年開始,至今為止看了八年。

最初看電影節的因由是動機不純,因為意中人看,就投其所好,叫意中人幫我買票。後來情緣盡了,我也變得獨立,而且也愛上看電影節,每年大約在農曆新年後會節目及訂票手冊,把每部電影的中英文介紹仔細閱讀,把有興趣的電影剔出來,度期,度出一個時間表,有時間便發電郵或在論壇問有沒有朋友搭單訂票,然後填表郵購訂票。

看電影節的電影有點像相親,靠手冊的一小段文宇描述來選擇。綜合當年的觀影經驗,大部分的心水之選都在意料之內合口味,當中有部分更是驚喜,只有少部分是「貨不對辦」。當然大師級的電影或某些電影節常客的導演,就如跟老朋友敘舊一樣,你會欣慰和他們在電影節中重逢。

有些人會誤解電影節放映的都是悶藝的冷門藝術片。其實不盡然。電影節可貴之處在於讓我們觀眾有機會欣賞世界其他國家和地方的電影,這些電影往往在他們本土可能獲獎無數或大受歡迎,我們從中可了解別國異地的文化,擴闊視野及世界觀。

電影節的觀影氣氛很好,不會有人沒關電話或談話解畫,各位愛好電影的觀眾都會屏息靜氣看著大銀幕,看到精彩的地方大家會英雄所見略同一起鼓掌,一起大笑。大部分觀眾會看完字幕才離場,會場不會一出片尾字幕就亮燈,也不會有清潔阿嬸趕你離場。若是一部好戲,大家又在片尾出字幕時鼓掌。電影節大會通常也會邀請導演、監製、演員及其他工作人員跟觀眾交流,觀眾可以更了解那部電影。

今年我的電影節心水:

5LP4E1 4:30
7KG4E1 Tickets 火車三段程
8TY4M3 Su-Ki-Da 我好得你
10KG4E1 You And Me我們倆
14UC4M3 The Child 半熟爸爸
15SM4M1 Taking Father Home 背鴨子的男孩
17KG4M2 Don't Come Knocking 風流債風流還
19CT4E2 Who's Camus Anyway?開麥拉荒卡謬

今年竟然無需一日跑兩場......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2010電影回顧 My Review Of Movies In 2010

評級制 Rating System

太空奇兵•威E Wall E